—新聞資訊 —
文章來源:中國之聲 時間:2019-01-02
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中小學生“減負三十條”,童年能“松綁”嗎?
據中國之聲《新聞縱橫》報道: 29日是2018年最后一個工作日,教育部、國家發改委、公安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重磅文件:《關于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》,也被業內稱作減負“三十條”?!锻ㄖ窂膶W校、培訓機構、家庭等方面作出了全面的規定,包括嚴控書面作業總量、科學合理布置作業、堅決控制考試次數等。
面對中小學學業負擔過重這一難解的老問題,九部門聯合發力,能否給出新的解決方案?
中小學生學業負擔過重是多年來的老問題,此次九部門聯合發文,進一步明確并強化政府、學校、校外培訓機構、家庭等各方責任。
明確禁止任何名義設立重點班、快慢班、實驗班
《措施》首先明確的就是規范學校的辦學行為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嚴禁以任何名義設立重點班、快慢班、實驗班。學校不得隨意提高教學難度和加快教學進度,杜絕“非零起點”教學。
細致規定書面家庭作業時間和小學階段考試次數
關于作業問題,《措施》規定更加細致:小學一、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,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,初中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,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。并且,規定了小學期間的考試次數,要求不得在小學組織選拔性或與升學掛鉤的統一考試。
原則上不舉辦義務教育階段的競賽活動
同時,《措施》再次給競賽活動加上了“緊箍咒”:學校不得組織學生參加社會上未經教育行政部門審批的評優、推優及競賽活動。此前,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已經多次重申,競賽體現素質教育導向,原則上不舉辦義務教育階段的競賽活動:“數量要嚴格控制,特別是對學科類競賽數量要大幅壓縮;同時,要求各省也要認真制定區域內競賽活動管理辦法,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,嚴格把關,加大查處力度,切實規范面向中小學生的各類競賽活動?!?
著力解決“三點半”問題 支持中小學普遍開展課后服務
有家長認為,此前的多次減負,其實是減掉了學校的任務,加重了家長負擔。比如,小學三點半放學,孩子的接送和托管成了全國小學生家庭的巨大負擔。在此次出臺的《措施》中,明確規定要建立彈性離校制度。學校要安排學生參與各種興趣小組或音體美勞活動?!洞胧凡娬{,嚴禁將課后服務變為集體教學或集體補課。呂玉剛介紹,目前,教育部已經對開展課后服務工作提出明確要求,推動各地健全經費保障機制,完善教師激勵政策,豐富課后服務內容,努力解決課后三點半家長接送孩子難題:“北京、天津、濟南、青島、沈陽、長春、武漢等城市已基本實現了城區小學課后服務全覆蓋;24個大城市總體上有近七成的小學開展了課后服務。教育部將進一步加大督查力度,推動地方完善課后服務經費保障政策,支持中小學普遍開展課后服務,切實解決好‘三點半’問題?!?
對校外培訓機構提出要求 嚴禁給學生“增負”
令當下學生家長苦惱的問題,除了課后“三點半”,就是參加課外培訓班的巨大資金投入和時間成本。許多學生走出了學校大門,緊接著又走進了培訓班的大門,課業負擔不減反增。此次《措施》也對校外培訓機構提出了要求,從依規登記誠信經營、嚴禁超標培訓、嚴格教師聘用、嚴禁與升學掛鉤、控制培訓時間等5方面內容做出要求,重申嚴禁給學生“增負”。
其實,從今年2月以來,教育部聯合相關部門正在開展為期1年半的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。呂玉剛表示,要確保年底前完成校外培訓機構的集中整改工作,希望使校外培訓走上制度化、規范化的管理軌道,真正成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:“要進一步強化督導檢查,鞏固治理成果,堅決防止反彈,建立健全校外培訓機構規范有序發展的長效機制,使校外培訓走上制度化、規范化管理軌道,真正成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?!?
加強對家庭教育引導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《措施》對家庭責任也作出了具體性的指導要求?!洞胧分赋?,要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的培訓,避免盲目攀比、跟風報班或請家教給孩子增加過重課外負擔,有損孩子身心健康。呂玉剛表示:“加強對家庭教育的引導,將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任務。希望在如何科學地教育孩子、引導孩子,確定合理的成長目標等方面,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?!?
教育問題早已不是學校和家庭單方面的問題,而是需要政府、學校、家庭以及社會的共同努力?!洞胧愤M一步強調,嚴禁炒作考試成績排名和升學率,不得以任何形式宣傳中高考狀元;努力破除“搶跑文化”、“超前教育”、“劇場效應”等功利現象:“要通過深化招生考試改革,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,提高課后服務水平,轉變家長教育觀念,克服“劇場效應”,完善政府教育評價等途徑,深化綜合施策,用好組合拳,經過一段時間持續改革發力,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外負擔?!?